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揭示手法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作用机制。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将65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32例,其中30例获得随访,男10例,女20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1±13.23)岁;平均病程(12.40±6.23)个月;平均体重(61.21±10.23)kg。牵引组33例,其中30例获随访,男11例,女19例;年龄30~65岁,平均(45.54±14.35)岁;平均病程(13.25±6.06)个月;平均体重(62.31±10.45)kg。分别用Biodex Ⅲ system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2400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和疲劳程度,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各测试1次。结果: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在60°/s角速度和120°/s角速度等速运动时,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屈肌峰力矩/伸肌峰力矩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T、AP、F/E、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IEMG、MPF手法组优于牵引组(P<0.05);手法组治疗前后右侧IEMG、MP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有改善趋势。结论:手法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颈部肌群屈肌群和伸肌群的协调能力,提高颈伸肌群的放电频率,有利于恢复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力学性能和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  相似文献   
2.
元唯安  詹红生  房敏  程英武 《中国骨伤》2011,24(10):861-863
"半脱位"是脊柱推拿治疗脊柱伤病的核心病理概念,"半脱位"概念既应该包含关节解剖位置的变化,同时更应该强调在解剖位置变化基础上造成的关节功能活动障碍;当前手法医学"半脱位"与现代医学"半脱位"名称虽然一致,但是二者的内涵存在明显差异,容易造成混淆,也不能很好体现手法医学的特点,可以考虑将当前手法医学"半脱位"的名称改为"亚脱位"。  相似文献   
3.
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清广  房敏  沈国权  姜淑云  程英武  周楠 《中医杂志》2011,52(15):1290-1292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对颈椎病颈部肌群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理筋手法和颈椎关节调整手法治疗,隔天1次,每周3次,疗程2周;对照组进行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应用TeleMyo 2400T表面肌电图仪分别测试两组患者颈伸肌群疲劳程度,指标包括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右侧肌群IEMG、MPF、MF及治疗组左侧肌群IEMG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颈部、左侧、右侧肌群IEMG、MPF、MF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颈椎关节调整手法可以增加颈椎病患者颈伸肌群运动神经元募集数量和运动单位放电频率,从而缓解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该病症患病率高、迁延难愈,严重则可能致残,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对社会形成沉重负担。临床指南指出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保守疗法即可取得很好疗效。导引功法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运动疗法,植根于中医理论,历史悠久,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推广、简便实用的临床特色。近年来应用导引功法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已有较多报道,现从4种常用的导引功法阐述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相应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推拿手法加易筋经锻炼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患者易筋经锻炼,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手法,各治疗1个月。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体症状、疼痛、僵硬和日常活动功能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的WOMAC总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配合易筋经锻炼和单纯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推拿配合易筋经组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设计推拿临床研究用主观量化评分设备,并建立以受试者感受为主的推拿手法轻重组别判定法。方法:选择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于承山穴做一指禅手法刺激,设备记录受试者主观刺激感受。结果:主观量化评分设备设计合理可用,其轻重手法组x珋±s分别为2.92±1.40,7.95±1.94;P<0.001,ROC曲线下面积0.970。一指禅推拿操作者经验与受试者感受间一致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综述近20年膏摩临床应用文献,分析其在骨科、儿科、皮肤科、内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途径。方法:六月龄新西兰家兔84只,切断右下肢胫神经后随机分为失神经手法治疗组(手法组)42只、失神经模型对照组(模型组)42只。手法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组不予手法干预。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家兔检测腓肠肌肌湿重、收缩力及卫星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2周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明显高于模型组;造模后2月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肌湿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腓肠肌失神经后4周内,手法组肌卫星细胞增殖趋势高于模型组,而4周以后,手法则不再起作用。结论:推拿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手法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是手法减缓肌萎缩的可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对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的不断发展,有更多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出现,为促进更多研究者方便、有效、快捷地了解此领域已做研究的状况,故对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1989.2009)中以手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进行筛选,最后进行概括总结。希望在前人的经验教训下,促进更多较高质量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